培訓時 你的心理是怎樣
暑期來臨,最熱門的話題怕是暑期培訓了,現(xiàn)在的家長恨不得自己的孩子一天到晚都能學習,這不,就是暑假了,也千方百計幫孩子找一間培訓機構(gòu)。當然,也并不僅僅只是孩子,很多的上班一族,也常把培訓帶在嘴邊,覺得會計比較有前途,自己要去報一個會計培訓班,又或者是人力資源比較高薪,要去報一個人力資源培訓班等之類。
其實每個人的培訓心理都是一樣的,而且每次的培訓也都是這樣的,有的收獲很多,有的收獲可能很少,或干脆把培訓當做一次福利,收獲的僅僅是熱乎熱乎耳朵而已,當時還有一股子激情,沒等到開學,培訓的內(nèi)容不僅忘記,連培訓時產(chǎn)生的激情也消失殆盡。一樣的培訓,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差距呢?我以為主要有如下原因。
一、培訓前,心理期待不一樣。優(yōu)秀的教師,積極進取的老師,在培訓之前,會產(chǎn)生一種強烈的渴望,就像一名勇士渴望戰(zhàn)場一樣,所以,當他(她)走進培訓會場的時候,會特別珍惜這次培訓的機會,會對培訓做充分的物質(zhì)與心理準備,如通過網(wǎng)絡(luò)查資料等形式了解培訓專家的相關(guān)情況。自然,培訓時,就很容易進入情境了。
二、培訓中,是否有恰切的角色定位。積極的老師培訓中總是給自己恰當?shù)亩ㄎ?,首先,把自己定位?span lang="EN-US">“學生”這一角色,培訓,就是來學習的,自己就是一名學生。因此,學習時,總是努力做到像我們要求學生上課那樣“認真聽講,認真做筆記,積極思考,積極發(fā)言”,會自覺遵守培訓的紀律,如關(guān)閉手機,不隨便走動,不在會場吸煙等。其次,明白自己以何角色來參加培訓的。如參加“人力資源培訓”,你是以“人力資源學生”的角色來培訓的,培訓時,對自己的要求應(yīng)該更高一些。最后,會帶著自己“角色理想”參加培訓,如參加會計培訓班,懷著成為會計人的理想來聆聽會計老師的報告,就會有如沐春風之感,收效自然不一般了。
三、培訓后,放大培訓效應(yīng)程度。積極的老師在培訓后,總是認真寫好自己的培訓小結(jié)、培訓心得體會等,及時發(fā)布在學校的網(wǎng)站或博客上,以便讓其他老師分享你的培訓成果。第二主動開相應(yīng)的講座或觀摩課,做好橋梁紐帶作用,發(fā)揮骨干的作用。第三、自覺學習這些專家相應(yīng)的文章或?qū)V?,對他(她)的理論體系有一個系統(tǒng)的了解,形成對這位專家的一個完整的意象。最關(guān)鍵的應(yīng)該是把專家的理論用于自己的具體工作實踐,從而形成自己的理論。放大的過程,也是自己提高的過程。